探秘千人貴州隱匿苗族分支長角苗
頭似牛角,衣如錦雞
頭似牛角,衣如錦雞
在貴州六枝特區梭嘎鄉境內,居住著一支幾乎被人遺忘、與現代世界隔絕的苗族分支――長角苗。 長角苗總人數僅6000多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支系之一。 他們長期生活在海拔1600米的大清山上,那裡地勢高峻,氣候寒冷,土地貧瘠,當地人過著一種現代人認為神秘的、原始的部族式生活,是世界獨一無二長角苗聚居區。
這支苗族僅由12個自然村寨組成,土牆茅房,紡紗織布,少與外界接觸,至今仍相當完整地保存和延續著一種古老的、以長角頭飾為象徵的獨特苗族文化傳統。
在梭嘎,每個姑娘都會向你講述一個關於錦雞的故事。傳說苗人的先民外出狩獵時,打到一隻罕見的錦雞,他們看到錦雞美麗的羽毛,十分喜歡,於是在自己的衣服上畫出美麗的圖案。她們身後像燕尾服一般的長披風,則是錦雞美麗的尾巴,而頭上戴著的「∞」的頭飾被看作錦雞的雞冠。
他們一面保存著遠古先民「髻首」(椎發)之俗,又發展出極為奇特的長角頭飾,用近1米長的木製長角,以黑麻毛線摻上之故祖先的頭髮纏繞於頭頂,形成沉重而巨大的頭飾,重者達10斤左右。
梭嘎姑娘的頭飾是由麻線、毛線、頭髮梳成,這些「頭髮」長約3米,平均重約2公斤,平時收在櫃子里,遇到節日和趕場天才拿出來戴上。
梳頭時,先紮上牛角形的木架,雙角長約50厘米,佩戴時將長發纏在木架上,再用白頭繩繫緊。每次梳頭約用1個小時。長角苗的姑娘大多身材矮小,碩大的頭飾頂在頭上,頗有些「殿下」的氣派。
以前男女均戴「長角」,現在由於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男子已不再戴,只有婦女仍持守著這一古老的裝束。
梭嘎山寨由於地處偏遠,很少與外界接觸,數百年來仍保持著傳統的生活和生產方式。然而長角苗族青年男女間的戀愛、婚姻卻十分自由,每年正月初四到正月十四舉行的跳花坡,就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喜結良緣的日子。在跳花坡期間,青年男女每天成群結隊來到山坡,以歌為媒,表明心意。
畫蠟畫、織麻布是長角苗族女人一生都在操持的事。五、六歲時學繡花,八、九歲開始學畫蠟,她們穿的衣服都是自己一筆一筆畫出來的。畫蠟用的細白布是從集市上買來的滌棉布,麻布則是自家種麻,自己紡線織成的。從種麻、紡線、織布到做麻衣要一年時間,而畫一件蠟染單衣也要兩個月時間。平常穿的是蠟染的單衣,另有一套繡花的麻布衣裳,只在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