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十怪黃土高坡
「陝西十大怪」,多被稱為「關中十大怪」,指陝西省的關中地區(大致包括西安、鹹陽、渭南、寶雞、銅川等城市)出現的十種奇特風俗習慣。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關中地區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有著豐厚歷史文化積澱的陝西關中地區,沿襲歷史民俗,形成了生動有趣的習俗,以其「古風古韻古長安」的獨特魅力,成為外地遊人探尋的一大熱點。
外地人對此很好奇,經過彙集稱之為「陝西十大怪」。值得一提的是,「陝西十大怪」這一說法不是完全合理的。其實「陝西十大怪」中的風俗僅出現在關中一帶,其他陝西的大部分地區並非如此。陝西省地理緯度跨度極大,從北至南存在陝北(黃土高原為主)、關中(渭河平原為主)、陝南(以秦嶺以南的漢水流域為主)三大自然差異巨大的區域。以關中一地的風俗概括整個陝西,存在以點概面的概念缺陷,亦多表述為「關中十大怪」以去除歧義。
所謂「陝西十怪」,是指一些民俗習慣有別於其他地方的特色。瞭解「陝西十怪」,旨在瞭解其當地的民俗文化,風土人情。
外地人將陝西關中地區生活方面的一些獨特習慣稱之為「陝西十大怪」,實際稱
為「關中十大怪」更合適,因為這些習俗在陝南、陝北並不流行。陝西十怪如下:
第一怪 麵條寬得像褲帶
關中獨特的地理構造和自然環境使得關中地區成為一個以麵食為主的地區,在以米菜為主的地方的人們總是想不通,那關中人天天吃麵條沒個花樣換,怎麼就吃不煩呢? 其實,在關中,聰明靈巧的關中婆娘們已經把麵食發展到一個很高的境界了。單是一個簡單的麵條,關中人做出的花樣達幾十種,棍棍麵、片片面、涼麵、臊子麵、酸湯麵、漿水麵等等。
說其像那褲帶,說的是那麵做的寬度和長度,在關中地區的麵館,一碗面只有一根麵條,但若要讓女生能把這根麵條吃完,那也是難事。其中屬棍棍麵最長,臊子麵最少,一碗飯只夠吃一口,因此而得名叫「一口香」。關中的男人娶媳婦,大多都是要看這女人的擀面手藝了。
做麵條的功夫關鍵就在揉面,如果沒有揉到的麵,下水馬上就變成塊狀,再經水一煮就稀糊糊了。所以,麵條的長短也就能看出媳婦的手藝和用心,也是關中地區麵條長的一個原因。
每到中午吃飯時間,村子裡家家的男人都端了個大碗出來,聚在一起,用筷子挑,香香的吸,然後大家一起評說誰家的媳婦手藝好,被誇的男人總是謙虛的說:「這算個啥嘛!」其實心裡像蜜樣甜,而落了下風的男人回家少不了罵那懶婆娘幾句。關中麵條以武功、楊淩、乾縣、扶風、岐山為最好,由於當地食醋釀造獨特,先後有了武功縣的長寧醋和岐山醋比較有名,因此面裡放醋必不可少,所謂「酸麵鹹攪團」。
第二怪 鍋盔像鍋蓋
傳說一:當年有場戰爭,戰爭的一方是新疆人,打到陝西的時候,乾糧已經沒了,只剩下些麵粉,沒有辦法,就把那麵粉和水和了,弄成餅狀,放在那頭盔裡用火烙,做好後皮黃裡香,而且持久耐放,隨即傳了開來,打勝仗回去後,兵士就讓婦人照著做,但沒有頭盔,就在自家的鍋裡烙,於有了鍋盔這個名字,就有了鍋盔這個麵食樣子。
傳說二:相傳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麵團放進頭盔裡,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
名稱由來:由於關中地區以前為了避免浪費,且屬於大家庭吃飯的傳統,所以,每家每戶都有很大的鍋做飯,所烙出的大餅和鍋底相當,並且由於麵體發酵比較好,厚度適中,俗稱「鍋盔」。
刨(不)說川湘能吃辣,老陝吃辣讓人怕。辣面拌鹽熱油潑,調面夾饃把飯下。
關中人對於辣子情有獨鍾,愛吃,而且和別的地方吃法不同,不吃乾辣子麵,而是油潑辣子。秦椒是很有名的,不但辣味十足,且具有獨特的香味。油潑辣子做法很簡單,也很有意思,同樣是一樣的辣子麵,可家家的味道不同。
常見的做法是辣子罐裡的辣子麵不能放滿,六成即可,放點鹽、胡椒或者別的,用原汁的菜籽油燙出來的味道最好,油溫要講究,高了,辣子麵會焦,燙出來的味道就會發苦;低了,就沒有辣子的香味,卻是生油味,油溫控制在八九成熱,邊倒邊攪,直至油把辣子麵埋沒了就行了,這時候獨特的香味會四處漂浮,滿街都能聞見。
當然,油潑辣子還有很多做法,而且每一道做法吃起來味道都不同,小小一碗油潑辣子奧妙無窮呀。
第四怪 碗盆難分開
老陝楞娃碗真大,麵條一盛箍到尖。一碗下肚撐的歡,老碗會上諞閑傳(說閒話的意思)。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直徑近1尺的大瓷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莊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蹲在一起邊吃飯邊聊天。
在農村,勞動強度大,飯量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下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得麻煩 。
第五怪 男女帕帕頭上戴
在關中風俗中這一怪最好解釋了,過去人的生存環境差,黃土高原上風刮塵揚,烈日毒辣,婦女們出門幹活串戶沒個遮蔽可不行,頂塊手帕不能算怪吧?
遮陽傘、防曬霜、口罩、墨鏡是現代女性的生活必需品,過去的關中女人沒這樣的條件,她們生活中有一塊整端漂亮的布做手帕就不錯了。走親戚,回門子(回娘家),下地幹活時這個自製的手帕就發揮出大作用,年輕的婦女把手帕戴出許多花樣來,成為風情和裝飾。
一般婦女是頂在頭上遮陽擋風,下毛毛雨還能頂一陣子。關中婦女的手帕都很大,如果需要還能包裹東西當手袋用,別的用處都可以去想像,最重要的是不能弄髒頭髮。關中地區雖然號稱「八水繞長安」,但地處西北總體缺水,過去沒有洗澡設施,除了夏天別的季節都有問題。洗頭也不方便,怕頭上生蝨子,於是,男人們都剃光瓢(光頭),留長髮的婦女就麻煩了,怕頭弄髒了不好拾掇,只好用手帕把頭包起來了。
第六怪 房子半邊蓋
傳統的中國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結構,關中地區把這種房子叫「安間」房,又叫上房。裡面住著主人和老人,結構都是廳房、兩邊是臥室。一個院落除了上房還有偏房,在關中叫廈子房,房子的結構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邊蓋的「怪」房子。
家家廂房半邊蓋,為什麼要把房子蓋一半?首要因素就是貧窮。原來這種半邊蓋的房子都是土木結構,能節約大量的木材,實現了關中人少木多土的蓋房理念。傳統的關中院落進門有一道叫照壁的牆,往裡左右都是廈子房,最裡面是安間正房。關中有順口溜「有錢住北房,避風又向陽。」北房是指坐北朝南的房子,一般都是安間房,也有根據院子走向蓋的廈子房。這種格局的四合院是關中居民的主流。
關中地區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文明長大了,搖籃破損了。裸露的黃土地少了綠裝,雖有南山秦嶺,也無法滿足千萬居民的家住、廚房、儲藏等需求用房。聰明的關中農民因地制宜蓋起廈子房,利用黃土壘起三面土牆,朝院子一面留門窗,房頂只需少量的大木頭做檁、梁,對做椽子小木頭要求也低,三面土牆中還有一面
利用了圍牆,這樣就節省院落的空間,解決了用房不足的問題。「房子半邊蓋」是關中一大景觀,也是民生低下的產物,這種房子光線充足,就是通風不暢。農村都蓋預製板的房子,建築材料的革命改變了千年的習慣,半邊蓋的房子越來越少了。
第七怪 姑娘出嫁不對外
這一怪很多地區都有,只是在關中地區現象更突顯,人情味也更濃鬱。
「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是關中男人的寫照,它的正面意思是關中男人戀家戀婆娘,在「玩龍玩虎不如玩黃土」的小農時代,這種思想也算正統。既然關中男人還不錯,那麼,這裡的姑娘自然愛嫁當地郎了。配合這一觀念的還有這裡的地理優勢,八百里秦川自古都是自給自足的寶地,風調雨順,物產豐富,缺災少害。所以,民殷實而安於現狀,不思外出謀生。
在關中地區,「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的觀念長期佔據主導地位,關中姑娘們生於此,當然不願意遠嫁他鄉了。何況從地理位置講,四邊沒有匹敵帝王州的地方。東面出潼關就要過黃河,那邊的中原雖然好,但過去是三年一小災,十年一大災。河南的人都挑擔子往關中逃荒,這樣的地方能嫁嗎?關中流傳著「少不過潼關」的諺語;往西就是陽關了,西出陽關自古都是苦寒之地,前面有了王昭君哀怨千年的琵琶聲咽,後面哪個瓜女子(傻姑娘,陝西地方語言。)會自虐做牧羊人的老婆?
南面是橫亙八百里的大山秦嶺,歷史上交通不便,飲食習慣迥異,不逃避戰禍誰願意進山啊?北面更是溝大壑深山禿水缺的陝北,那裡的信天遊有一句經典的詞「咱倆見面容易把手難!」是說一對青年男女在黃土高坡上見面,你深情地望著我,我甜蜜地凝視你。情濃意烈時想溫柔地把手,就慘了。因為中間一道深溝缺了座鵲橋,到對面翻越土溝需一天時間。既然四周都不能去,當然嫁個關中郎好,外面的男人免談。
第八怪 凳子不坐蹲起來
典故一:《史記》中記載荊軻刺秦王,始皇帝就是席地而坐才無法拔劍,逃避中又忘記拔劍,只好繞拄周旋。
典故二:東晉有個「身無長物」的典故,說的也是席地而坐的風俗。此風尚的轉變應在晉以後,關中地區基本保持了「坐」的本意,只是姿勢稍有改變,膝蓋不著地了,大腿壓在小腿肚子上,就變成為蹲姿,於是乎想蹲就蹲,此風尚也就世襲了下來。
關中「蹲景」
「蹲景」成為關中地區特別是農村最有名的亮點,這一怪獨步天下,關中人的「蹲景」是地球上的絕版。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實屬一種硬功夫。
蹲是講功夫的,只有長年累月的歷練,才能長蹲而心靜氣閑,不累不乏。在關中經常見蹲著的,抽菸、聊天、喝茶、下棋、吃飯,即使旁邊有凳子也不坐。「蹲」的人已經很少了,但偶爾會在西安、鹹陽等站牌前看見部分「蹲」下來等車的關中人。
關中人把蹲叫圪蹴,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春秋時期。關中人喜歡蹲是從古文的「坐」演變而來的。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將膝蓋並直端坐于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壓在雙腳後跟上。
從陝西人的生活習俗來看,天性隨意的陝西人更願意自在地蹲著,做一個快樂無憂的下里巴人。不願意很拘束的坐在凳子上,去享受陽春白雪的高雅生活。陝西人天生與黃土地的親密地接觸,使他們更願意接近和親近黃土地。具有一種奔放的情懷。
第九怪 睡覺枕石塊
「三秦楞娃莊稼漢,不愛軟枕愛石塊。冰涼堅實燎的太,醒腦提神金不換。」
在陝西,當夏季酷熱難耐的時候,莊稼漢晚上睡覺的時候,更願意枕著一塊磚頭或者石頭當作枕頭,枕在上面冰冰涼涼的,很快就能酣然入眠。陝西人親切地把石枕頭叫做:「金不換」,足見它在老陝心中的地位了。
枕石塊,還有傳說陝西人一般後腦勺扁平的較多,雖然沒有考證過,不過如果是真的,一定和祖先們喜歡枕石頭睡覺脫不了關係!
第十怪 唱戲吼起來
陝西民風古樸,關中人幹活出大力,吃飯用大碗,唱起戲來自然也用大嗓門。關中的主要地方戲秦腔,其特點就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
外地人開玩笑說:「唱秦腔要具備三個缺一不可的條件,一是舞臺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材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
這種說法儘管誇張,但是吼上兩句戲,對於關中人來說,無論是唱的人或聽的人都是很樂意的。在地裡幹活,累了,吼上兩句秦腔,吼得人有勁了,聽的人也不乏了;趕馬車途中,寂寞了,吼上兩句秦腔,吼的人有精神了,聽得人也高興。
每當農閒之季,或者逢年過節,愛唱戲的人們總喜歡聚在一起,吼上幾段。這時候,只要弦索(笛子、胡琴等管弦樂器的俗稱)一拉,鑼鼓一打,附近的男女老幼立刻就會聞聲而動地聚攏而來,或當演員,或當聽眾。這就是既不花錢、又不費事,還十分熱鬧的「自樂班」。
愛唱的、會唱的,都會在「鄉黨」們的推薦下或者是自告奮勇地吼上幾句。這種吼是義務的,不取任何報酬,只要聽眾們能叫聲「好」,吼戲者的高興程度不亞於獲得了什麼大獎。吼的人,臉紅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聽的人,息聲靜氣,聽得如癡如醉。關中人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秦腔,聽起來「過癮」、「解饞」、「嘹得很」。
這裡的唱戲指的是秦腔表演,其實秦腔也不是真吼起來的,只不過演員表演起來確實很賣力氣,開玩笑說是「叫破天」。夏天的時候,西安城牆周圍會有很多自發的群眾團體在那裡唱秦腔,確實不需要擴音器之類的東西,老遠就能聽到,這種唱腔也許和關中人的語言特徵有關,憨厚、耿直、調高。
(2016-12-31 由 楚鄉說民俗 發表於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