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中國貴州三十六怪(二)


中國貴州三十六怪()

貴州十九怪:唱著山歌談戀愛

苗族遊方 跳花場,遊方,舊稱「搖馬郎」,是黔東南、黔南苗族青年男女公開的社交和娛樂活動。這些苗族青年男女往往通過遊方這種方式,交結朋友,選擇伴侶。

節日一到,母親為女兒做花衣,父親存錢打首飾,把女兒打扮起來去遊方。男青年往往要爬山涉水幾十裡,甚至上百里,主動到遊方坡去遊方――用吹口哨、木葉、夜簫、蘆笙或唱山歌等信號邀請女青年出門。

在遊方坡見面後,小夥子十分禮貌的和姑娘打招呼,稱讚姑娘的美貌,然後通過對山歌互相介紹。夜幕降臨後,小夥子吹起蘆笙,姑娘在蘆笙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在月光下,悠揚的蘆笙伴著優美的舞姿,蒙朦朧朧,像到了另一個天地,特別富有詩情畫意。可以說苗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是在舞蹈和對歌中進行的。

深夜後,男女青年圍著火塘對唱。這時候的對歌往往是小夥子用歌聲讚美姑娘的美麗、聰明等,抒發愛的情意,把一切讚美的語言都拿出來。姑娘也可以「海誓山盟」,表達出非他不嫁的決心。

晚上男女二人又互唱山歌,這時的山歌情深意切,即景生情,現編現唱,隨口對唱,訂立婚約,交換信物。




貴州水城一帶的「小花苗」是苗族中的分支,其傳統節日「跳花」,苗語叫「咕拔」,民間統稱「跳花場」。原為祈禱平安和求子嗣的儀式,現在則演變成慶豐收,比技藝和青年尋找另一半的聚會。

溫馨提示:
青年找伴侶很自由,但結婚必須征的父母的同意,父母不同意,婚姻很難成立。至今黔東南民間仍存在著「還娘頭」的習俗,即舅家有娶外甥女的優先權。


貴州二十怪: 用已故先人頭髮盤髮髻

位於貴州省西北部的六枝、織金、納雍三縣的接壤處的大山深處,糊口著苗族的一個支系,這一苗族支系有種奇特習俗,此苗族支系的婦女用一支木制長角以及亡故祖先的頭髮伴之以黑麻毛線束成發簪,裝束極為怪異,又被稱為「長角苗」。




 此刻,長角苗的聚居田首要在六枝特區的梭嘎、新化和織金縣境內的一些村寨中,總生齒4000多人。大灣新寨村是六枝特區新化鄉東北部的一個邊遠貧窮的長角苗聚居地。海拔11001940米,每個村寨都成立在高山潛伏處,恍如隔世的村寨即便在連年新修的一條凸凹不服的公路下,還保持著關閉的天然情形和原生的社會經濟形態,住在其間,猶如世外桃源。




 村裡老人回想說,村落已經有200來年汗青,前輩們棲身在夾孔寨的山何處。有一天,從大山深處飛來的一隻鷹叼走了村裡王姓人家的小雞,王家人追趕老鷹進了山,發現山裡植被齊備,樹蔭遮天,便定居下來。往後人們延續到來,構成了此刻的村落。到今天全村228792人,都是長角苗人家。




 村民開墾旱地種糧(首要是玉米、洋芋、小麥),產量極低,根基上還處於「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男耕女織」的天然經濟狀態,出產器材也少少,牛成了農業出產中的首要畜力,以是倍受村民的崇拜,牛角也就成了崇敬物而戴在長角苗婦女的頭上。





長角苗村寨中,寨主、寨老、鬼師有著崇高的職位,把握打點村寨的大權,是村寨的魂靈。寨主從事行政打點,寨老從事道德打點,鬼師則從事精力節制。寨主、寨老以往都是永久擔任、從口中天然形成的,民主推舉村長乃是近十多年的事。

 

「長角苗」的家庭都是血緣相關、親緣關係,婚姻是從基本上構建起來的,只在民族內部通婚,家庭內部不通婚,因此,婚姻就成為接洽長角苗12個村寨親情相關的紐帶。此刻本民族的青年男女實施愛情自由,還保持著傳統上的跳花坡、趕場等情勢,建立愛情、婚姻關係。




每年春節,夏曆正月初四至十四的跳花坡,是長角苗青年談情說愛的好機緣,也是一年中最謹慎的節日。這段時刻,男青年都得走村串寨與女青年對歌。他們拿著竹制蘆笙、口弦琴、竹笛,可能摘幾片木葉,來到中意的女孩家門前對歌。


 長角苗至今仍保持以長角頭飾為象徵的奇異苗族文化傳統,這也是長角苗最具特色的符號,其奇異之處在於婦女頭頂上戴有形似長角的大木梳,兩角高於頭頂兩側,角上繞有2-4公斤重的頭髮。這些龐大髮髻都是用一支長角木梳和亡故祖先的頭髮,再加上黑麻毛線盤成。


 聽說髮髻盤得越大則越美,出格是婦女們的頭飾,大如水桶,重者達近10斤,輕亦三、五斤。這龐大的髮髻只在豔服時方「登場」,通常姑娘們頭上都掛著潔白的大木角。早年男女均戴「長角」,近年來,因為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男人都不穿本發民族的衣飾,只是在節目,婚喪嫁娶時才穿。


 葬儀是長角苗精力文化中一個很是重要的構成部門,這是個出格重視衰亡的群族,每一次的衰亡典禮,都是與他們太古祖先一次心靈的交換和雷同,是一次全族對汗青和傳統文化的溫習,如「打戛」、12個寨子一路「繞戛」的典禮、建戛房、拆戛房進行「開路」的典禮等。進行葬禮的村寨這幾天家家城市敞開大門招待來自其他各寨的客人,整個葬禮典禮盛況空前,猶如一次隆重的歡聚的節日。(來源:世界風俗網-網路收集 作者:秩名  時間:2015-09-19 00:03)


貴州二十一怪:簸箕竹編當成畫來賣

正因為簸箕作為竹編用品當中不算最漂亮的一類,人們在將其晾曬食品以後,發現食品留下的痕跡在簸箕縱橫交錯的篾條上,呈現出了一道道極具抽象派畫家留下的大作。因此人們為了裝飾一下簸箕,便將五顏六色的顏料順著這些痕跡描摹下來,未曾想竟是如此之美。於是,在貴州,便有了上千年的民間藝術的誕生,這就是貴州簸箕畫。

貴州簸箕畫主要誕生於貴陽烏當區新堡鄉的杜寨布依村寨,世居於此的布依族和其他地區的貴州人一樣,都特別愛吃用糯米做的糍粑。但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是,這裡的人們愛將糍粑捏作各種動植物和人的形象,還在糍粑上染上顏色。染上顏色的糍粑需用簸箕進行晾曬,這一曬不要緊,卻曬出了一幅幅漂亮至極的圖案。所以這就有了簸箕畫的誕生,不過也僅僅是誕生而已,因為在千百年來的生活中,其僅僅是用作節日喜慶、房屋落成及結婚嫁娶的一個擺設裝飾物而已,離藝術品還很遠。


簸箕畫真正的出現,是在二、三十年前。因為杜寨作為一個離省城較近的布依族村寨,在對外開發旅遊時,這項傳承了上千年的民間藝術才被人們發現。這種用較為粗礦的線條描出來的畫作,除了其載體較為獨特以外,其風格也獨具濃濃的民族特色,可以說是一幅幅從土裡生長出來的藝術品。本身其底蘊就比較深厚,後經過當地一些比較具有藝術天賦的人進行精心創作以後,其粗狂大氣,質樸純粹的風格深深的吸引著人們的眼球。







貴州二十二怪:吃酸走路打撈躥

貴州有句民謠「三天不吃酸,走路發躥躥」。
酸湯魚:是貴州菜中非常著名的火鍋菜品。酸湯魚的主要食材為鯉魚、酸菜,入口酸味鮮美,辣勁十足,令人胃口大開。






說到酸湯魚,不能不提到酸湯。到貴州,不能不吃酸湯魚。相傳在遠古的時候,苗嶺山上居住著一位叫阿娜的姑娘,不僅長得貌美,能歌善舞,且能釀製美酒,該酒有幽蘭之香,清如山泉。




方圓幾百里小夥子們都來求愛,凡來求愛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己釀的美酒,不被中意者吃了這碗酒,只覺其味甚酸,心裡透涼,但又不願離去,當夜幕臨近,蘆笙悠悠,山歌陣陣,小夥子們房前屋後用山歌呼喚著姑娘來相會,姑娘就只好隔籬唱著:「酸溜溜的湯喲,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喲聽妹來溫暖;三月檳榔不結果,九月蘭草無芳香,有情山泉變美酒,無情美酒變酸湯……」這個傳說說明酸湯的食用歷史悠久,最初的酸湯是用釀酒後的尾酒調製的,後改用熱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他許多做法,省外有些小餐館也有用貴州的糟辣椒結合番茄、白醋、檸檬酸等做「酸湯」。


貴州二十三怪:石板房子依山蓋

貴州美麗少數民族村寨,石頭寨是布依族村寨,依山傍水,幾乎所有的建築,都是由石頭和石板建造而成,所以叫做「石頭寨」。走進寨門,就像走進了石頭的世界。街道是石頭鋪的,房屋是石頭壘的,屋頂也是石板蓋的。

布依族是一個溫婉而睿智的民族,石頭寨的一大特色是可以領略貴州布依族「石板房子依山蓋」的睿智。在貴州這個只有大山地域範圍內,各族祖先把人類的智慧發揮的淋漓盡致,其中,石板房子便是就地取材的典型。
這種建築現在也逐漸被淘汰,得力於當地政府發展民族旅遊,這麼完整的石頭村寨才保存了下來。









貴州二十四怪:沒有辣椒不算菜

俗話說:「貴州一怪,辣椒是菜」。在貴州各地,不僅有數不勝數的獨立辣椒菜(乾辣椒系列、糍粑辣椒系列、糟辣椒系列、糊辣椒系列、青辣椒系列、特色辣椒如醃辣椒系列、陰辣椒系列、外來辣椒如野山椒系列)。還有辣出特色、辣出品位的辣椒炒辣椒。即多種辣椒炒一鍋。不僅家庭會做,人人愛吃,而且早就近入餐廳酒樓,甚至星級酒店。成為貴州獨特的一道怪異菜。炒三椒即為其中的一款。

                         (貴州最「怪」的菜,辣椒炒辣椒)

店主:「小姐、先生請坐,來點什麼菜」顧客:「隨便隨便,來幾個炒隨便拌怪嚕」。在貴州還有許多黔菜系列沒有適當的稱謂,人們便隨意地稱為怪嚕菜。即將各種主料、輔料、調料混在一起 拌、炒、燒、燉等製作出來的,如怪嚕花生、怪嚕雞絲、怪嚕回鍋肉、怪嚕紅燒肉等。還有炒隨便(將各種時令蔬菜或肉類在同一鍋中加調料隨便炒製,只要味道醇正可口即可)、煮隨便、燉隨便、燒隨便等。這些菜又亂又美,堪稱一絕。

                        (貴州最「亂」的菜怪嚕菜、隨便菜)

民間有句諺語:「鵝湯不冒氣,燙死傻女婿。」恰恰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花溪清湯鵝火鍋即是傳統中的鵝湯,由於油厚性涼,不見冒氣,端上就喝,入口燙嘴快
速吞下肚,鬧成笑話,流行開來。奉勸還沒有品嘗過花溪清湯鵝的朋友一定要小心取用,或食用前去攪合幾下,僻開浮油看看溫度。


                                                    (貴州最「燙」的菜花溪清湯鵝)


貴州二十五怪:豆腐越臭人越愛

貴州街頭小吃,包漿臭豆腐,越臭的越香,越吃越想吃。
臭豆腐,是中國傳統特色小吃之一,各地的製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當大的差異。臭豆腐其名雖俗氣、卻外陋內秀、平中見奇、源遠流長,是一種極具特色的中華傳統小吃,古老而傳統,令人欲罷不能。

                        
據說在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製作方式和食用方式均存在地區上的差異,其味道也差異甚大,但具有「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特點。

 

貴州黔西南安龍,臭豆腐同樣受人們喜愛,臭到可以烤出油,咬下一口真是可以熏到昏昏然。臭豆腐烤著吃,街頭多為本地臭豆腐,為灰白豆腐塊油炸成金黃色,臭味很淡。

街頭的臭豆腐多以「長沙臭豆腐」為招牌,但製作方式並不相同,是用鐵板澆油煎,中不空並且為淡黃色,加上辣椒,那味道真的太好了,越臭的越香!(2017/07/07 來源:興義那些事)


貴州二十六怪:十斤銀飾姑娘帶

貴州擁有悠久的銀飾文化,但在歷史長河的沉澱中侗族兒女卻創造出了自己特有的銀飾文化。侗族婦女在盛大節日或慶典活動中,喜歡佩戴各種銀飾。侗族姑娘身上穿戴的銀飾重達10斤。




頸項穿戴護胸銀板,板上套戴四五個由小到大銀項釧,還有吊胸兜和圍裙的銀鏈。手戴銀質護手筒,外戴各種銀質手鐲,有的多達10多對,從手腕處疊到上胳膊。手指戴有銀戒指。有的全身銀飾重達5~10千克,一套銀飾品根據家庭狀況來說,一般是在八斤以上,家庭比較富有的甚至有三、五十斤。

 

侗銀並不是廣義上的純銀,它是侗族特有的一種合銀,銀的含量在50%左右。侗銀飾經戴過後如長期放置,飾品表面金屬會產生氧化反映,正如時光所留下的痕跡,見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溫度。

侗族仍然保留著重銀輕金的觀念,這是因為在侗族文化中銀代表著月亮,金為太陽。月亮溫婉內斂,純潔清勝,質樸勤儉,更符合侗家兒女的生活哲學。侗族銀飾紋案與女兒家的刺繡一般集自然萬物與一體,彰顯了侗族對自然萬物的敬畏心。

在一些固定的傳統侗族銀飾圖案中,特定的符號紋記紀錄了他們的民俗與歷史。例如:動植物圖紋反映了其耕作牧植的文化;圖騰紋折射出侗族原始古樸的世界觀;自然景物的圖紋則表現出侗族崇敬自然的理念。這些紋飾就是一部史書,記述了侗族文化的開始到而今,並將一直延續。

 

最有意思的是銀匠們在鍛制過程中會將幻象與真象交織、抽象與具象手法並用,他們並不是一味的去將世間萬物鏨刻其上,而是添加了自己的理解,自己對生活的期望,自己對未知世間的想像,造就出了一份自己獨有的藝術審美。

 


侗族銀飾的加工先把熔煉過的白銀製成薄片、銀條或銀絲,再經過吹燒、鍛打、鑲嵌、擦洗和拋光等五道工序,有時還利用壓、寥、刻、摟等工藝,制出精美紋樣,這整個繁複的過程,全是以家庭作坊內的男工匠手工操作完成。


銀飾對於侗族人民來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男傳地,女傳銀」是侗寨固有的傳承習俗,所以銀飾作為女子最重要的嫁妝,不僅顯示著家人的財富能力,也承載了侗家幾代人的愛。




貴州二十七怪:穿著古裝到現代

隨著時代的變遷,雖然貴州各族特色服裝各異其趣,但現在只在慶典、節日、婚禮、觀光表演、表現地方特色時穿著,平時大街小巷都是穿著跟著現代世界潮流的服飾了。











貴州二十八怪:頭戴牛角把牛拜,牛比老虎還厲害

牛是貴州苗族人崇拜的圖騰,苗族人村寨節日眾多,每逢節日都要祭耕牛,如同祭祀祖先;苗族人服飾中的蠟染、刺繡品,蘊藏著豐富的牛文化;寨門攔路酒,必以牛角杯盛酒;苗族人親牛器重牛,認為牛年最吉祥。

在十二生肖紀年中,苗族同胞特別器重牛,認為「牛年」是最為吉祥的年頭。苗家人長期與牛為伍,在歷史發展長河中,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牛文化。

 

在許多民族心目中,老虎最厲害,可用於避邪。但在苗族村民看來,最能避邪的不是老虎,而是老虎的哥哥水牛。最典型的例子――用於連結門板的連楹著意做成牛角形;腰門的上門鬥也多做成牛角形。苗胞認為,有牛把門,安然無恙。這種民族文化心態,與漢族貼門神十分相似。

苗族服飾中的蠟染、刺繡品,蘊藏著豐富的牛文化。苗族服飾中的牛文化,有寫實的,有寫意的;有大膽變形的,有極度簡化的。凡此種種,皆因不同地區、不同支系、不同部件而異。有的活龍活現地繪畫或刺繡一頭牛,而有的則只繪畫或刺繡一個牛頭,或一對牛角,或幾個牛漩。

 

苗族是個格外器重銀飾的愛美民族,苗族姑娘酷愛「牛角形銀冠」,將其視為勤勞、富有、美麗的標誌。住在烏蒙山區的苗族同胞,自然條件、經濟狀況相對要差一點,幾無銀飾,多用長長的「牛角形木梳」作裝飾,因此被人稱為「長角苗」。

苗族服飾愛仿生,苗族舞蹈也仿生。居住在武陵山區的苗族同胞流行一種模仿水牛格鬥的民間舞蹈,人稱「鬥牛舞」。舞者手持用篾條之類紮成的水牛頭,手舞足蹈,作鬥牛狀,詼諧有趣。

 

苗族村寨無論建於何地,也不管住戶多少,大都建有山寨門。寨門是村民迎來送往的公共場所。苗寨有個風俗,每當貴客進入山寨,村民盛裝出動,以酒攔路迎接客人。寨門攔路酒,少則三五道,多至十二道,最後一道設於寨門口,用的必是牛角杯。有的牛角杯,做工很精細,通體嵌銅、嵌銀,構成龍鳳圖案,堪稱民俗瑰寶。

 

喝「牛角酒」時,客人不能用手接牛角,否則主人乘勢一鬆手,那滿滿的一牛角酒就全歸接杯者了。接者喝不完,無人接牛角,又無處可放,顯得很狼狽,著實很有趣。

 

苗族村寨節日眾多,每逢節日都要祭耕牛,如同祭祀祖先一般。在相當多的苗寨中,用以祭祖的水牯牛,宰殺祭祀完畢,留下水牛角,當作亡靈看。代表亡靈的水牛角是不能隨便觸摸的。但不懂事的孩子可例外,一旦幼童無意摸了水牛角,則釋為「孫孫和他爺爺玩」。

在苗族村寨,人有節日,牛也有節日,叫「牛王節」、「洗牛身」、「祭牛王菩薩」等。是日,讓耕牛休息一天,餵之以精料,並用清水給其洗澡。有的苗寨,為了讓耕牛過好自己的節日,給牛吃乾飯,家人喝稀飯,實實在在地「省嘴待牛」。

貴州苗族人與牛的緣分源自一個傳說――在漁獵時代,苗族人虔誠崇拜盤瓠,從農耕時代起,開始虔誠崇拜水牛。相傳,最初老虎並不佩服水牛,後來虎牛相爭,水牛勝了,便成了苗族人的圖騰。(2017-07-10  九黎網絡 發表于文化)


貴州二十九怪 老人蓋石頭城堡,仿佛誤入世外桃源

距離貴州花溪城鎮約十公里的一處山谷裡,一個神秘古堡赫然聳立。這是78歲老人宋培倫歷時20年打造的石頭城堡。粗石堆砌的拱門,依山而造的石柱,表情各異的石頭臉譜,還有參差不齊的圓形石堡排列在陡岩上。行人穿過密林中的幽徑,拾級而上,彷彿誤入陶淵明的「世外桃源」。

               (神秘的花溪夜郎谷 貴州老人20年堆砌的奇幻城堡)

穿過一片林海,都市的喧囂瞬間褪去,放眼望去,深深淺淺的綠映襯著石塊堆砌的城牆。穿過幾道門,雨後春筍般的石頭建築映入眼簾,宋培倫就是這裡的主人,他花費20年的時間,用石頭打造了一座屬於自己的奇幻城堡取名「花溪夜郎谷」。

花溪夜郎谷位於貴州花溪大學城斗篷山腳的小峽谷裡,是由貴州著名藝術家宋培倫所創作的。在谷中隨處可見用層層石塊堆砌的石柱人,高大而兀立,石柱人有的沉默不語,有的凝神淺吟,有的則似放聲吼叫。還有各種動物造型的石堡,各式形態的圖騰彰顯著信仰,粗狂線條凝結出秘之微笑。

沿穀底行走,小橋流水、茂林修竹,懸洞之中水流湍急,競相拋珠撒玉。沿石階登上高高的古堡城牆,順著小徑觀賞,發現每一個角落都經過精心的設計與堆砌,每一個設計都與自然完美地結合,每一個結合都賦予了對夜郎古國的想像,每一個想像都天然古樸、如詩美麗。

宋培倫說,打造「花溪夜郎穀」的想法萌生於1993年,那年他參觀美國「總統山」時被震撼了,震撼他的不是那四尊總統頭像,而是一個印第安家族三代人,花60多年時間建造的印第安英雄「瘋馬」巨型雕塑。

宋培倫被印第安人版「愚公移山」的故事感動。他想起自己一直關注的貴州少數民族,他們也如同印第安人一般,在強勢文化滲透時,民族性慢慢消逝。

1996年,宋培倫辭去了大學教授職務,拒絕了所有商業項目,就連成名的漫畫也不畫了。他在貴陽最偏僻的角落,窮畢生積蓄流轉了300畝山林。他決定要在這兒生活一輩子,窮一生之力完成一件作品。

花溪夜郎谷,是由貴州著名藝術家宋培倫花20年時間所創作的巨型石頭城堡。2009年的夜郎穀。(取材自新京報)

20年前,當宋培倫開始建夜郎谷前,村民的營生便是開山炸石頭賣,因而每個人都練得一手好石藝。宋培倫說,炸石頭賣多沒勁,我們一起用石頭「搭積木」吧。「搭積木」的遊戲一玩就是20
宋培倫把心中的圖像比劃出,村民教他如何堆石最省力。宋培倫把村民訓練成「大地景觀」設計師,村民也把風度翩翩的藝術家調教成老石匠。

     宋培倫創作屬於自己的奇幻城堡。2017-09-19(網路圖片)

耗費「20年」的時間,宋培倫終於在青山綠水間完成他的傑作。「花溪夜郎谷」一切建築都是由顏色斑斕的石塊堆積而成,遠眺而去栩栩如生。
花溪夜郎谷2016年曝光後,迅速紅遍全球,許多外國人慕名而來,希望自己的設計能成為這奇幻城堡的一份子。

     最經典的卡通人物建築,為花溪夜郎谷添加了幾分活潑氣息。(網路圖片)

早在幾十年前宋培倫老人在美國生活時就創作過「夜郎古堡、夜郎圖騰、夜郎臉譜」等許多作品,在國內也創作了大型夜郎國作品「夜郎穀」等,還有眾多關於夜郎文化的藝術品。

 直沖雲霄、高大挺拔並且每個建築都是用人物面孔構成的,更是顯現出設計師的精深技術!(網路圖片)

有人稱宋培倫「當代陶淵明」,宋先生很滿意,他點頭說自己確是「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後又「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宋培倫現在就住在夜郎穀裡,每天早晨睡到自然醒來,先伺候好年過九旬的母親,再帶著貓狗穿越寂靜山林,和林間松鼠樹上鳥兒嬉戲。

(花溪夜郎穀的「共同建築」滿滿的都是老人的聰慧的結晶!)(網路圖片)

宋培倫表示,這座奇幻城堡可能永遠也不會完工,也可能隨時都可以建成。因為他只完成了一半,「剩下一半呢,留給自然,留給老天,甚至留給後人,留給歷史來完成另一半。」

                      (宋培倫打造的夜郎谷。取材自新京報)


貴州三十怪:唱戲不用搭戲台

在布依族文化中,布依戲的產生歷史雖然不長,但是卻給當地文化帶來更多的精彩。其類型有兩種:一種是根據民間故事改編的;一種是根據漢族故事或說唱改編,充分體現了社會生活狀況。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極具民族特色的布依族地戲吧。

布依族地戲是一種以面具裝扮人物,以歌唱來「演故事」為主要形式而夾雜某些戲劇身段和舞蹈動作的民間藝術,屬儺戲類。主要流傳在貴州中部及西部與漢族雜居地區,尤以貴陽市郊區和安順一帶最盛行,多在春節期間演出。因在平地演唱,不需要搭戲台,因而得名。

 

相傳明洪武年間「調北征南」時開始傳入布依族地區,是產生較早和流傳較廣的一個劇種。演出時,演員根據扮演角色,頭戴各種不同面具,身穿各種不同服裝,手持刀斧等兵器道具,隨著鑼鼓、笛子、二胡、月琴等樂器伴奏聲進行表演。多用漢語演唱,也有用布依語演唱的,唱詞一般為七字一句,多用一唱眾和形式。

地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被譽為戲劇藝術的「活化石」,主要流行於貴州漢(屯堡人)、布依、仡佬、苗等民族中,被列入了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貴州三十一怪:兩片衣服前後蓋

「亮乳」,貴州荔波兩片瑤少女。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貴州荔波小七孔景區附近,人們發現有一個特殊的民族,婦女們至今仍保留著原始、古樸、粗獷、狂野的遠古遺風,最為突出的是她們幾乎一年四季「衣不蔽體」,下身穿百皺裙、沒有內褲,上身穿兩片衣,前後各搭一塊布,沒有乳罩和內衣,兩隻手臂只要一抬起或者擺動,高聳的乳房就會全部顯現在人們的視野。

      ( 婦女們至今仍保留著原始、古樸、粗獷、狂野的遠古遺風)

奇怪的是,她們並沒有哪怕一點一滴的羞怯感,別人即使盯著乳房看,她們也只覺得與看臉部、手臂、小腿一樣的無所謂。這種異樣的裝束和心態,被譽為原始母系氏族社會遺存的活化石。如今,隨著小七孔景區知名度的擴大、提高,「兩片瑤族」原生態的手工製作和生產勞作方式,正在吸引著更多外人前往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從不穿內衣的兩片瑤族人類文明的活化石)


 

 

 

 小七孔景區附近「兩片瑤族」長期以來形成的這個獨具魅力的民族風情,已經作為荔波旅遊區的一大特色,不過,由於受資金等多方面的影響,「兩片瑤族」風情遊一直是養在深閨人未識。




 據考證,「兩片瑤族」女性衣著的這種由前後兩片布拼接起來、左右不封口、不遮雙乳、上下裡面全真空的性感服飾,並不是「兩片瑤族」婦女情欲上的展露,而是該民族對母性和生殖上的至高無上的崇拜。這一說法還有一個例證:整個村寨,幾乎各家各戶的門口都設置至少一個大小不一的中間有一個洞的石頭,石頭的主人們逢年過節都用好酒好肉敬奉,以保佑他們家族香火不斷、人丁興旺。

                                      (各家各戶門口敬奉中間有一個洞的石頭)

史料記載,小七孔附近的「兩片瑤族」已遠居深山上千年,平時很少與其他民族接觸和來往,哪怕是現在也不與周圍的布依族、水族、壯族通婚,同化、異化程度低,1949年以前沒有一個人識字,生產生活方式與原始社會有很多相似,所以,至今還存留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期的諸多風俗習慣,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譽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

 

她們胸懷寬厚如山,心靈透明如水。穿的是不遮乳房的上衣、不著內褲的裙子,炎熱時女子都和男子一起下河裸浴,但是,都互不侵犯別人的妻女。

她們下身四季著褶裙,裙長過膝,白色蠟染,顏色有青、白和淺蘭數種,裙中有4條橫條蠟染花紋,裙腳鑲板絲橫邊,寬約2公分,染為紅色,上繡幾何圖案。走起路來,褶裙擺動幅度很大,小便的時候,隨時可以在人群中間往下蹲即可,大便也只是找一個相對人少的地方完成,不用寬衣解帶,十分方便、自然、原始。

(「兩片瑤族」原生態的手工製作和生產勞作)



 
                    (荔波兩片瑤少女繡花)

 
                      (妙齡女子只以「兩片布」為衣)


         (荔波兩片瑤服飾大膽,表現出當地民族獨特的文化)

「兩片瑤族」不僅是對女性的生殖器有崇拜,還衍生出對女性乳房的崇拜,是哺育後代的典型象徵。瑤族婦女夏天的服飾,上衣一前一後兩塊布,很隨意的搭在肩上,而裡面什麼都不穿,側覽女性雙乳若隱若現。一但彎腰幹活,便是全覽無餘。「兩片瑤」就源于白褲瑤族婦女夏季服飾。瑤族婦女不罩雙乳,不是情欲上的展露,而是對母性和生殖上的至高無上的崇拜。

遊客走進「顯乳族」村寨,正面看到的婦女上身一襲黑衣,不過,當這些女子徐徐轉過身來,真是柳暗花明,出現了別有洞天的一副景象,後背衣服上的繡花圖案端莊大方,色彩斑斕,一如荔波山水的美輪美奐。


 

據悉,「兩片瑤族」婦女衣著的寓意是:前面一片黑布,沒有任何裝飾,表示瑤族女性對自己美麗的自信;後面豔麗的花紋,意思是裝飾都在身後。這一裝束往往令遊客會心一笑,看到「兩片瑤族」婦女的穿著打扮,不禁讓人從心底讚歎起瑤族女性的美麗與智慧,這樣特殊的服飾設計,確實頗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風姿,也更增添了清新脫俗的瑤族女性千姿百態的柔美。

 

 其實,遊客們看到的「兩片瑤族」婦女的服飾並不簡單,製作程式很複雜、很繁瑣,要通過精於紡紗、織布、漂染、繪圖、刺繡;她們至今仍保留著完整的手工技術,一家老小穿衣戴貌皆出自這些勤勞的婦女。因服飾工序受季節影響,「兩片瑤族」婦女製作一套服飾,常常要整年時間,前後工序達三十多道。

                        (炎熱時女子都和男子一起下河裸浴)




 

 
                                           (兩片瑤族長髮女)


貴州三十二怪:稻穀排隊空中曬

晾曬的稻穀與侗寨相映成趣,當下正值貴州省榕江縣車江鄉壩區晚稻收成時節,三寶侗寨民眾晾曬的稻穀與鼓樓、吊腳樓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曬秋圖景。三寶侗寨共有十村九寨,分上、中、下寶寨,合稱「三寶侗寨」。(賀俊怡 攝影)



                     (貴州省榕江縣三寶侗寨村民在鼓樓前曬稻穀美景)

眼下正值貴州省榕江縣三寶侗寨秋收時節,秋收後當地村民將稻穀晾曬在鼓樓前、地面造型各異的薩瑪廣場上,形成一幅美麗的侗鄉金秋曬穀圖。

                                  (貴州榕江:侗寨曬秋美景如大地的調色板)




















    (2016-10-14  人民圖片 發表於旅遊)


貴州三十三怪:侗族大歌震老外

貴州侗族大歌在侗語中俗稱「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種「眾低獨高」的音樂,必須由三人以上來進行演唱。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是其主要特點。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編創的一大特色,也是產生聲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內容是歌唱自然、勞動、愛情以及人間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現打架罵人、偷盜等行為,人們甚至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就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樣。




貴州三十四怪:溜索比船快

溜索是客運架空索道的原始雛形,起源於瑞士,應用於高山運輸、高空自救,
是一種主要用於高山峽谷地區人員和物資輸送的民間交通工具,後發展為軍事突
襲和體育競技的項目。

作為一種輔助的交通載物的設施,其發展歷程可追溯到遠古時代,那時人們
為了尋找跨越懸崖、河流的捷徑,運用架空懸吊的方式,以藤條或竹篾編製成的
繩索,懸於空中載人載物,實現了跨越運行的目的。目前,在中國的雲南、貴州、
四川等山區仍可見到這種溜索,直線橫越渡河比乘船快許多。










貴州三十五怪:絲娃娃包著麵皮賣

絲娃娃源自「春捲」,據文獻記載,「絲娃娃」是貴州最近70年代才出現的小吃。最初的「絲娃娃」是由「春捲」起源的。絲娃娃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和春捲的發展有著莫大的關聯。

當時「春捲」的做法也和現在的絲娃娃相似,在一張皮裡面加入各種素食,再配上辣椒、調料,最後卷在一起。只是春捲的個頭比絲娃娃來說大上很多。在以前,因為春捲美味便宜,春捲的製作也相當的簡單,在路邊的一個小攤呆上一分鐘,花上幾毛錢就可以吃到美味果腹的春捲,使得春捲在貴州受到極大的追捧。由於當時春捲先奠定的群眾基礎,人們對於相似口味的絲娃娃沒有多的排斥。






早以前。當時第一家賣「絲娃娃」的店是在貴陽黔靈公園門口。黔靈山公園是貴陽市內最大的公園,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來到這裡放鬆休閒。「絲娃娃」個頭很小,不像春捲那麼吃了一個就可以飽半天。對於很多來遊玩的人來說,雖然春捲很好吃,但是它的「個頭」有些大,完全可以當成主餐,「嬌小玲瓏」絲娃娃在休閒食品的方面顯得很適合。




70年代的絲娃娃是1分錢一個的,小孩子用他們的零花錢就可以吃上一頓絲娃娃。低廉的價格、可以休息、樂趣無窮的絲娃娃店很快就在黔靈公園走紅,遊客們的口口相傳讓絲娃娃的大名迅速傳播開來。開一個絲娃娃店的成本很低,製作絲娃娃的工藝也很簡單,絲娃娃店就很容易被複製。很快,在貴陽大大小小的街頭巷子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了很多絲娃娃的店。

它們有的是路邊的一個排檔,有的有自己的店面。這些興起的店面讓絲娃娃成了貴陽家喻戶曉的小吃。上點年紀的「老貴陽」們說,他們兒時得的幾個零花錢,除了偶爾換幾小塊甜甜的「叮叮糖」之外,多半都交給了這種盤盤碟碟裝滿菜絲的小攤子。

現在絲娃娃不僅僅出現在路邊的小攤上,由於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食物的營養健康,絲娃娃憑藉它的營養健康,已經出現在貴陽各個時尚的商場裡。


貴州三十六怪:吊腳樓上好自在

貴州最美古建築吊腳樓――鮮明、輕快、風雅和流暢的節奏。 
吊腳樓民居建築主要分佈在貴州黔東南和銅仁地區苗族侗族同胞聚居的崇山峻嶺中。該地區位於雲貴高原最東端,海拔較高,斜坡陡坎坡度在30-70度。苗族侗族的先民們披荊斬棘,沿著江岸和山坡等高線向上修築吊腳樓。

因為建房子占地平面太有限,聰明的人們就把房屋地面向前延伸1~2米,延伸的地面以下懸空部位全部用木柱和挑梁支撐起來,支撐的高度因坡度而定,一般為有2~6米,鎮遠舞陽河沿岸吊腳樓民居懸挑、支撐的高度最高的有十幾米。




                                                                                    (吊腳樓的風采)

   傳統的吊腳樓建築材料全是木材:圓木屋架、木板牆壁、方木檁條。造房木匠不用圖紙,僅憑一墨斗墨線,一棟房子就做到柱柱相連、枋枋相接、梁梁相扣。木樓全為穿榫結構,不用一釘一鉚,巍然屹立於斜坡陡坎之上。一般吊腳樓民居以四排三間為一幢,即五柱四瓜,也有6排柱5開間。樓層一般為二~三層,建築面積100~300平方米左右(西江民族小學教學樓為三層吊腳樓建築,開間為二~十一間,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為國內首座傳統吊腳樓教室。劍河縣革東鎮鎮政府吊腳樓樓層為四層,開間為九間,面積2000多平方米)。

地下吊腳部分為豬、牛圈,一層一般作為家庭糧倉,二層及二層以上住人。房間按輩分安排,中間是堂屋,堂屋是一家人團聚的起居室。有趣的是:冬天在堂屋正中還有用木炭作燃料的「火塘」。火塘是用磚塊和鐵板墊底,上方鐵勾上掛滿了熏黃冒油的臘肉香腸,一家人圍著火堂四周其樂融融。堂屋後面是正房,由老輩居住,堂屋兩側的房間為兒孫居住。

吊腳樓簡潔、穩固、防潮,屋頂一般用當地燒制的小青瓦蓋頂,房頂一般為歇山式。在屋簷處理上,吊腳樓的樓角反翹,謂之「飛簷」,外形上給人以舒展向上騰飛之美感,最具有觀償價值是雙層「飛簷」的模式。吊腳樓除在視覺上給人以端莊、雄健之外,還會給人以生動活潑、典雅靈秀、乾淨俐落之感。「飛簷」更顯出向上挺舉的飛動,給人一種躍躍欲飛之態,體現出一種鮮明的節奏感和流動美。

走進吊腳樓,最惹眼的是美人靠――吊腳樓建築的趣味中心。一長排呈S形的靠背欄杆――美人靠嬌貴地佇立在走廊內側。平時,家人在勞作之餘坐在這裡小憩,極目遠眺;每當夏秋清風明月之夜,涼風習習,憑欄杆觀星賞月;客人到來,常被安排在此休歇,喝酒品茶,觀賞村寨風光。農閒時,漂亮的苗家女孩們斜倚在美人靠上悠閒地刺繡、納鞋底,――遠遠望去充滿了詩情畫意!




                                                                            (吊腳樓上美人靠)

   吊腳樓輕盈精巧的外形和內部結構,都呈現出恰到好處的比例關係和分層次的有序變化的對稱,具有靜中見動,動中趨向統一的靈巧多變的均衡感,這種動態性多層次的高水準對稱均衡,把吊腳樓推上了美的典型形態,顯示出超拔、風雅和流暢的形體風格,具有超越視覺的特異品質,無論遠眺近覽還是平視仰瞻,它那優美的形體線條,總給人一種「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美感,使人賞心難斂,欲罷不能。






                                                                  (生動活潑、典雅靈秀)



吊腳樓建築是新石器時代早期就出現的幹欄式建築,「天人合一」的建築觀是吊腳樓建築的理念,苗族侗族同胞繼承先人的居安思想與審美情趣,村村寨寨、樓房幢幢構成了特別誘人的景觀。

這些房屋,與之寨邊的竹木林掩映,嫋嫋炊煙、山霧索繞、時隱時現,與周圍林木幽深的環境天然般和諧,體現了苗民侗族人民對艱險人生的從容和智慧。它凝固了幾千年苗民侗族生活歷程的史詩,保存和積澱了幾千年苗族建築的精湛藝術,傳達了苗族侗族文化中的審美追求,被建築學家們譽為「民間建築的瑰寶」。

   貴州吊腳樓建築最典型要數雷山西江「千戶苗寨」,去過那裡的人們無不為這裡蔚為壯觀的神奇景象而震憾!

   西江是貴州省規模最大的苗寨,約有6000多口人,1200多戶人家,被稱為「千戶苗寨」,是現今發現的全中國最大最典型的苗族村寨,被國內外建築專家稱為民族建築的「露天博物館」。保持了明清建築風格的千戶苗寨是全國僅有、世界僅存的民族建築瑰寶,

   寨子座落河谷,四面群山環抱,重巒疊嶂。白水河,蜿蜒流淌,穿寨而過。河水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層層疊疊的吊腳木樓,從河兩岸依著山勢,迤邐向上展開,連綿成片的紅彤彤板壁,在陽光照射下,一片輝煌。房前屋後,翠竹點綴;寨腳寨頂,楓葉掩映。站在苗寨對面的山頂眺望,木壁青瓦的吊腳樓民居摩肩接踵,層層疊疊從山腳一直延伸到山頂,漫山遍野一片青瓦,蔚為壯觀!

 20066月,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被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西江千戶苗寨代表了所有苗族村寨的歷史和文化,餘秋雨說:「西江千戶苗寨,一個用美麗回答一切的地方。」

                             (貴州西江「千戶苗寨」一角)


                                  (貴州苗族吊腳樓特點)

在貴州省,苗族吊腳樓一般為三間四立帖或三間兩偏廈為基礎,一般分為三層:底層都用作家畜或家禽的圍圈,以及來擱置農具雜物等;中層住人,正中間為堂屋,也是宴會時賓客笙歌舞蹈的場所;三層多用於存放糧食和種子,是一家人的倉庫。

家庭成員在這樣的空間組合下生活,無形中便被祖宗聖靈所在的堂屋的空間引力所凝聚,從而為家庭增加了親和力。在貴州,「吊腳樓」這一特色的民族建築形式在苗、侗、瑤、水等民族居住地隨處可見。如今,「吊腳樓」已經成為有名的人為景觀。在著名的「千戶苗寨」,千百棟吊腳樓與花木共映,層層疊疊,無論遠看近看,無不體現了吊腳樓那別具一格的民族韻味。
  
貴州苗族吊腳樓景觀,吊腳樓是苗族傳統建築,是中國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築形式,樓上住人,樓下架空,被現代建築學家認為是最佳的生態建築形式。吊腳樓是苗鄉的建築一絕,它依山傍水,鱗次櫛比,層疊而上。

吊腳樓的形成有歷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據建築學家說,貴州苗族吊腳樓是幹欄式建築在山地條件下富有特色的創造,屬於歇山式穿鬥挑梁木架幹欄式樓房。從歷史來看,苗族的建築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團肇始於環太湖地區,他們參與了環太湖地區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創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發現證實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幹欄式建築。

這些充滿了苗族藝術意象的吊腳木樓,給苗族人民艱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恆的生命激情。 (2016-06-29  貴州搜索 發表于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